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1章 酸了,真的酸了!  (第1/3页)
    有的企业做了好事儿生怕别人不知道。    免不了要铺天盖地地宣传一番,再敲锣打鼓地搞搞声势。    但黑龙山景区和罗竸宁却很不一样。    这次给乡政府捐车的事儿,没有任何预热宣传,也没有大张旗鼓的捐赠仪式,更没有成群结队跟拍的媒体记者。    康泉饮用水有限公司开车过来的几个司机跟乡里几名机关司机简单的交接了一下就算完事儿了。    交接完车辆,董海清等一众乡领导热情地把罗竸宁和高军等人迎进乡政府大院内。    “这是正在盖的办公大楼,施工方的陈经理说,今年冬天就能搬进去办公了。”    “这是我们新的员工食堂,等这个食堂投入使用后,我们也能有个堂食的地方了,不用天天端着饭盆回办公室吃了。”    “那边是正在修建的半自动冲水式新厕所,比以前的茅坑干净卫生多了,咱就不去那边看了。”    进到乡政府的大院内,董海清先带着罗竸宁等人参观一下正在施工的几个项目。    这几个项目也都是罗竸宁捐建的,他这个正主来了,自然是要带着好好参观参观,让其知道他捐的钱花到哪儿了。    罗竸宁笑着点头说:“挺好的,办公环境变好了,干事们每天上班的心情也会变的好点儿。    心情好了多为乡里的乡民做点儿好事儿,做点儿实事比什么都强。”    董海清也笑呵呵地说:“那是肯定的,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还是在将来,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不会变,这点竸宁你也可以随时监督我们。如果我们的工作有什么不足或者你们不满意的地方,你直接打我电话跟我反应。”    罗竸宁说:“挺好的,都挺好的,没什么不满意的,董乡长领导有方,干事们一心为民,这点大家都看在眼里的,没的说。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几家公司才会这么大力地支持乡里的工作,这么大力地支持董乡长您啊。”    董海清说:“像罗总这样成功的企业家咱们国内有很多,但像罗总这样飞黄腾达后还心系家乡的企业家就太少了……”    “……”    罗竸宁和董海清相互吹捧起来就没别人什么事儿了。    一路上别人连插嘴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全程默默随行,都成了陪衬。    人群中,一个其貌不扬,看上去跟罗竸宁年纪差不多的年轻男人看向罗竸宁的眼神很复杂。    男人叫吴建鹏,跟罗竸宁是初中同学,两人上学那会儿没有太多交集。    虽说是同班同学,但两人整个初中读完,说过的话肯定不超过20句。    中考过后,两人也就读了不同的高中,此后再没联系过。    中考到现在,一晃七八年过去了,这期间也没碰到过,没见过一次面。    但吴建鹏还是在看到罗竸宁第一眼的时候就认出了他。…    毕竟罗竸宁当年也是他们哪所中学里校草级别的存在,给人留下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    不像吴建鹏这种丢在人堆里就找不到的路人脸。    “没想到以前的老同学现在混的这么好……”    看着跟乡长侃侃而谈的老同学,吴建鹏说不羡慕嫉妒是假的。    他今年有幸从上千人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上岸,成为了北齐乡一名小小的办事员,连科员都算不上。    一般通过参加省考出来的乡镇科员在试用期内是不定等次的,也没有定级,要等到试用期满后根据相应规定定级为办事员或科员。    根据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第二十条:升为科员需要任职办事员3年以上且应当具备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文化程度和任职经历等方面的条件和资格。    再看看自己的老同学,人家跟自己一样的年纪,现在已经成了乡长的座上宾,乡长见了人家都得客客气气地恭维着,称赞着。    人跟人真的不能比啊!    众人在乡政府大院里走马观花般参观了一圈后,一同去到一间临时会议室内休息。    吴建鹏和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小个子女生负责给众人端茶倒水。    “罗总……请用茶,小心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